考研明明很努力了,为什么依然考得不理想?
这场考试像把筛子,无情地筛掉了很多人
在高分满天飞,有些同学喜极而泣的同时,还有一群同学,而且是在如今报名人数极具猛增的情况下的绝大部分同学,考得不理想,甚至拿到成绩的那一刻,就知道——凉了。
考研的那一天,出分的那一刻,大家都说天终于亮了的时候,对于这些同学来说,这场考试就像漏斗一样,筛呀筛,筛呀筛,无情地把很多人筛了下去。
这场考试,不会关心这些同学是第几次热血奋战了,不会关心他们是不是孤注一掷,不会关心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到底付出了多少汗水。
这场考试,就像是法官一样,最后一锤定音。让人心凉的是,法官还会有审判的过程,听听双方的诉说,然而,这场考试——不会。
“我明明很努力了,为什么依然考得不理想?”
无论是一战,还是二战,三战……还是N战的同学,都想质问老天,同时也试图从自己身上找到答案。
然后我们开始分析各种原因,最后在我们情绪最低迷的时候,开始犹疑——是不是自己太差了,是不是自己不配,是不是自己注定会失败。
问题究竟出现在了哪里?如果真的如自己分析所说,那我们岂不是烂透了?
问题出现在了思维方式。
当你开始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时,其实还有另外一个问题,你没有想过,那就是——
为什么自己会有“我明明很努力了,却依然考得不理想”的想法?
任何人都知道,下雨以后要带伞,但却只有气象学家会去想,为什么会下雨。
当你开始想“我明明很努力了,却依然考得不理想”的同时,其实隐含的一个前提是,你认为,努力了,就应该有个理想的结果。
然而真相是,努力了,结果不一定理想,如果一个人只要努力了,就能成功,那这个世界就太简单了。
换句话说,“理想的结果”不只是需要努力。
生活这个大染缸,绝非努力就行
借用教育学同学专业书上的一个理论——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。
相信很多同学并不陌生,但是知道,背会,并不等于能在自己的生活中迁移运用。
成绩理想与否,是一个结果,你看,“努力程度”只是其中之一。
努力是一个人可控的,也就是——你想,你就可以。
但还有一些是不可控的,是客观的,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,也就是——不是你说改变,它就立刻能改变的。
比如能力、考研难度、运气、身心状况、外界环境。
我们最多最多能调整的,就是不emo/别让身体出现问题(身心状况)、找到一个舒适的备考环境(外界环境)。
你可能会说,如果“能力”也是不可控的,那我岂不是没救了?
能力的确是稳定的,不可控的,不会是你现在说“我要提高IQ”“我要有学霸的脑子”“我要有超强的记忆力”,就能立刻就有的。
但是,你也要知道——能力是可以提高上来的,是可以被训练出来的。否则的话,难道学霸刚出生就是现在这样的吗?
“只要努力,就能成功”还算数吗?
那么,“只要努力,就能成功”这句话究竟合不合理?
如果不合理,为什么小时候老师家长都会给我们这样说?
结果确实不是由努力一个因素决定的,小时候老师和家长之所以会和我们这样说,可能是老师和家长的认知局限,造成了这句毒鸡汤。
更重要的是,身边的人,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,都在帮助我们在其他方面努力。
比如说,老师会锻炼你的思维能力,会出匹配你能力的题目,让你可以——跳一跳,就摘到桃子。
父母会无微不至地照顾你的生活起居,到了高三甚至不敢惹你生气,生怕你情绪不好。
也就是你所熟知的,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,我们小时候之所以无忧无虑,那是因为身边的人一直在拼尽全力帮着我们。
而在我们长大的过程中,因为我们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个体,我们所迎接的未来是父母所不熟悉的,因此,你才会觉得,他们有点帮不上忙了,不了解我们的难。
但这并不是我们拒绝负重的理由,我们需要做的是——把以往父母老师为我们考虑到的,为我们提供的资源,现在我们自己主动去找到。
规律是不会变的,区别就在于,谁来做这件事罢了。
宝贝,该从情绪中走出来了。
我们的每一件事情,都是一个大项目,而这个项目的负责人,是——你自己,所以,该推进你的大项目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