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要固强补弱、扬长补短,不宜面面俱到,宜“专”。考生的薄弱项一般为文言文、诗歌鉴赏、名著阅读、散文阅读和作文。考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巩固复习。
把握要求 制订计划
语文二轮复习是考点知识、能力、技巧熟练掌握、形成和运用的关键时期。在整理一轮复习资料的同时,考生要力争“知识天天看,题型天天练,材料天天备”;知识错误要归类,题目题型要归类,答题步骤要规范,作文构思要常练;高效利用课堂,课下自主查漏补缺。
考生要完善知识框架的建构,确保基础知识系统化、网络化;既要弥补一轮复习中的知识漏洞,又不能面面俱到;要做好小卷训练和综合训练的穿插结合。
洞察风向 智慧生长
语文试卷的文字多,阅读量较大。考生要在阅读的广度、数量、速度上多下功夫,强化快速阅读能力,做到在规定时间内能快速捕捉中心句或者关键词。
考生要依托2022年北京各区期末考试题,洞悉试题变化,有针对性地复习。如论述类文本题的顺序有调整,将题目统一放在第二则材料后面,这样能保证阅读过程中的思维连贯性。论述类文本主观题也根据信息类文本阅读的要求做出了新的尝试。论述类文本多选择文学文艺评论文章,很好地体现了“以文化人”的目的。
此外,从各区期末考试题来看,信息类文本要求考生能用文本提供的事实、观点、程序、策略和方法解决学习和生活实际中的具体问题。考生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审视信息的思想内涵,以求真求实的态度对文本信息进行实证、推理。如,海淀区期末考试题:“根据以上三则材料,参考你的阅读积累,举例(材料中的除外)说明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实现中国化的。”西城期末考试题:“苏轼评价陶渊明的诗‘质而实绮,癯(qú即瘦)而实腴。’请从《饮酒》(其五)、《归园田居》(其一)等陶诗中任选一首,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苏评陶诗的理解。”
回归基础 夯实固本
考生在二轮复习中仍不能忽略教材。要关注教材中的重要篇目,留意重要知识点,如文体知识、文章结构知识、描写手法、表达方式、修辞技巧、文化常识、文言文字、词等。教材中的文言文,是考生备考的好材料。文言文试题的语段虽然选自课外,但所考查的知识都在课本中。考生可以每天翻译一篇文言文作为练习。
考生要训练自己从不同角度解读赏析古诗文,培养欣赏古诗文的能力。如复习“情景交融”,可结合《蜀相》《春江花月夜》《雨霖铃》等;复习“借景抒情”,可结合《声声慢》《醉花阴》《虞美人》等;复习“用典”,可结合《锦瑟》《水龙吟·登建康赏心亭》《书愤》等;复习“虚实结合”,可结合《扬州慢》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《涉江采芙蓉》等。
教材中的现代文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,富于文化内涵,文质兼美,丰富多样,难易适度。复习时,考生可选取一些精彩语段进行精读练习,其中丰富的内容、深刻的思想、精妙的语言还可作为写作素材。
提纲挈领 深入钻研
二轮复习中,考生要对自己的薄弱环节集中攻克。如整理、翻看一轮复习时做过的试卷,对知识点进行认真细致的全面检查,真正了解自己的薄弱项,并花力气弥补。具体方法:回忆所讲,回想所做,明白要求,清楚要诀,集中精力,及时归纳,找出良策,章法不乱,适当训练,以期巩固提高。
考生要注意提纲挈领,善于瞻前顾后,完善知识系统,增强“一个题就是一个类型”的意识,切实弄清问题出自哪里,为何出错,是知识漏洞,还是能力欠缺。切忌对自己要求不严,对问题停留在一知半解上。考生要精做训练,形成快捷、准确的解题思路和技巧,防止以看代写、以想代写,要把“会做”“做透”作为复习原则,力求难度低的试题少失分,难度高的试题多得分,全面提高得分率。
考生要养成反思的习惯,在反思中整合答题能力,从而准确答题。要通过回忆、再现、叙写知识,并对照答案自评、反思,再由教师指导评价,逐渐减少错误,最终形成正确反应。
精心选题 质量求上
在复习中,考生要有选择地利用典型试题,从而不要机械地重复。题不在多而在精。要充分利用好往年高考试题,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作用,从而体验高考、解读高考和熟悉高考,实现与高考零距离接触;可研读考查角度,把握过去考过什么,并思考未来考试的思路;也可借鉴各地模拟题中的新题,多见些“新面孔”。考生还要利用好已练过的旧题中的典型试题,以收到温故知新的特殊效果。
考生要注意结合具体题目所涉及的逻辑问题,学习相应的逻辑知识,然后运用逻辑知识解决语文实践中的具体问题,在此过程中发展逻辑思维,提升理解探究、分析综合、鉴赏评价、表达应用的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