志愿填报,比拼的是大家信息收集、提炼能力,决策判断、决断能力。“院校优先”填报高考志愿的思维模式,是考生或家长将考生进入哪所大学的选择放在首位的思维倾向。在这种模式下,志愿填报中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呢?上海财经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彭曦,就“院校优先”的志愿填报方法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。
自知者明,找准定位
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”找准定位,实际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在志愿填报过程中,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自己,不能正确评估自身的高考位次,那么,对未来的决策将会产生较大的偏差,影响到最后的录取。那志愿填报中如何找准自身定位呢?
第一是正确认识自身的高考成绩在所在省(区、市)的高考位次。高考成绩和对应的高考位次是用来确定填报志愿范围的依据和定位。在各项定位中,认识这项定位应该是第一位且比较容易达成的。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大大降低了考生志愿填报风险,降低了滑档风险,提高了志愿满足率,对高校而言“大小年”的风险也得到有效控制。
平行志愿“位次优先”的投档原则使录取分数、位次呈现出稳定性特征。多年实施下来,各高校基本形成了各自的招录位次区间,考生和家长对目标高校查询三至五年的录取分数线,再对应年份该省(区、市)的“一分一段表”,即可大致判断学校的录取位次。这时再结合自己的高考位次,就能有效地选择目标高校。位次比高考成绩更为稳定,每年高考题目的难易度、区分度都有不同,成绩可能会水涨船高或水落船降,而位次一般会较为稳定。
第二是对自身的兴趣爱好,未来的职业规划有充分的定位。志愿填报最忌随波逐流、人云亦云,应该充分认识自己,尤其是自己的兴趣爱好。所谓热爱可抵岁月漫长,只有热爱一件事情,成功的几率才更大。2020年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以676分高分(该省文科第4名)被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录取,虽然很多人不理解,觉得专业比较偏,并对其未来前景表现担忧,还认为她浪费了高考成绩。但小钟同学喜欢历史、热爱考古,并被“敦煌女儿”樊锦诗报效祖国、守卫莫高窟的故事深深打动,最终才做出报考北大考古学专业的选择。她选择了遵循兴趣、遵循内心,相信只要能够坚守自己热爱的事业,就能够发掘自身的潜能,迈向成功。
第三是对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所具备的学习基础有充分的定位。在确定兴趣志向之后,考生还需要充分评估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潜能。学习基础和潜能决定了自己是否能够支撑起这个兴趣,能否为这个兴趣提供基石,能否在这个领域中有所发展。
院校优先,专业随后
在志愿填报思路上,存在两大主流 观点,一是“院校优先”,二是“专业优先”。两者主要分歧在于,到底是优先考虑学校,还是优先考虑专业?对这两种观点,众说纷纭,见仁见智。当然如果能两者兼得,同时满足是最好,然而既能满足学校又要满足专业,必须具备很优异的高考成绩,达成这样的条件并不容易。那么对于多数考生,如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,自身的成绩并不能兼顾学校以及专业的选择时,可以考虑“院校优先”的思路。紧抓院校这条主线,如前文所述,先找准定位,再有的放矢地选择数所目标高校,然后是“专业随后”,再从高校的招生专业中选择适合就读的专业。
优先考虑院校,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,高校是育人的主体,一所优质高校能给学生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、一流的学习条件、优异的人脉资源、广阔的就业平台。不同的高校,学校的资源、师资力量、育人理念、培养模式大相径庭,即便相同的专业或专业方向,培养方案也有很大区别。考生未来几年是在大学度过,大学的培养特色又会或多或少融入到专业中去。如上海财经大学开设的统计学、信息管理与技术等理工科专业,按照卓越财经人才的培养标准,学生同样需要学习经济学、管理学等学校公共课程。新中国成立以来,我国高等教育历经发展,高等学府多次调整、变革,时至今日从学校平台上可以分为“双一流”大学、原“985工程”大学、原“211工程”大学、教育部直属大学、其他各部委主办大学、省属普通大学、民办大学、高职高专等,高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,不同的管理归口意味着政府对高校投入的差别,集中表现在学校各方面综合实力的差异。在高考成绩优势明显的情况下,优先选择层次更高的学校,教学培养、出国交流、就业发展诸多方面资源都会更加丰富。
另一方面“宽口径招生,厚基础培养,重学科交叉”已经成为了高校招生、人才培养的新趋势,在高等教育发展中达成了共识。2010年开始,很多高校配合学校的人才培养教育,实施了按照专业大类、甚至学科门类进行招生改革。10多年来,越来越多的高校采取大类招生,有的高校仅保留个位数的招生口径,在学生培养中淡化专业,加强通识教育,如健全人格、人文底蕴、社会视野、善于自省、批判性思考,关注点从“成才”转变为“成人”。大类招生也释放了明确信号:考生和家长应优先选择学校,招生口径的设置,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就业市场需求的反映,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投影。“春江水暖鸭先知”,高校调整招生口径,更有利于吸引考生的填报,也有利于人才培养和就业发展。
再者,院校优先,先进入到目标高校,如果专业不甚满意,进校后仍有转专业、专业辅修等专业调整机会。“以学生为中心”是高校育人的初心和使命,绝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转专业以及专业辅修等机制,让学生在大学中获得专业的满足感。很多高校在校期间转专业至少有三次机会,一是学校在大一下学期开展转专业申请,学生在具备相应学习能力的情况下,大二入学即可进入目标专业就读;二是设有多个实验班,在全校范围内跨专业选拔就读学生;三是大类招生专业中,也有部分专业类涵盖多个专业可拱选择。除转专业外,采取双学位辅修方式修读心仪专业也是一种方法。时代发展日新月异,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,在原有的专业基础上辅修往往能产生“1+1>2”的效果,比如就读统计学专业同时辅修金融学,打好数理基础能够更好地服务于金融分析,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起到一定帮助。
善用规则,合理填报
在明确了志愿填报的总体原则和思路后,接下来就是利用好志愿填报规则,合理地填报目标高校、目标专业。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。
首先合理地利用好可填报的志愿批次。这也是很多考生和家长比较容易忽视的,大家往往只会关注普通批次的填报,实际上从投档录取批次而言,一般按照提前批、国家专项、地方专项、本一批、本二批(不少省〈区、市〉合并为本科批次)、预科等顺序依次进行,其中还涉及多种招生类型志愿的填报,比如专项计划、公费师范生等,某个批次录取完成即完成整个招录过程。考生在填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可以填报多个批次,以增加录取几率,最大化地使用好自己的高考成绩,结合自身条件,重点圈定几个目标批次,再认真做好选择。
如,一位考生同时满足国家专项和高校专项的报考要求,那么他重点应该圈定本科提前批、国家专项和高校专项、普通本科批次。在高考前,完成高校专项计划报名,待高考成绩公布后,可根据自身的高考成绩、招录比、目标高校不同批次和招录类型的招生专业来做判断,进而确定自己要填报的批次和招生类型。这个过程中,有很多值得仔细研究和权衡的细节,比如要根据高校在各个省(区、市)的招生计划人数、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通过审核的高校专项人数,计算高校专项招录比,判断被高校专项计划录取的概率。再如批次的投档录取顺序,国家专项一般最早投档,考生可以优先填报,但如果高校投放的部分招生专业考生不太感兴趣,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勾选不服从调剂,这样如果未能满足专业志愿,可以退档后征集志愿或者再参加后续批次的录取。
其次对于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批次,可采取“冲一冲、稳一稳、保一保”的梯度模式进行院校志愿填报。前几个院校志愿填报中,考生可以适当“冲一冲”,选择录取位次稍微高于自己高考位次的院校,因为平行志愿下虽然位次较为稳定,但每年招录中,总会有高校在一些省(区、市)出现断档,而考生如果恰巧填报了这些高校,即可捡漏成功。中间几个院校志愿填报中采取“稳一稳”,选择填报往年录取位次接近自己高考位次的院校,如果前面的志愿没有冲上,那么这几个院校将有较大的录取概率。最后几个院校志愿要采取“保一保”,所选院校往年的录取位次要低于自己的高考位次。平行志愿优点很明显,但也有一个较大的缺陷,即如果一轮投档考生未被投出,则可能进入到征集志愿,届时可供学生选择的余地将会较少,所以一定要选择好一所自己能够接受,分数又足够的保底院校。
最后在排列好院校志愿后,再具体确定专业志愿。结合自身的兴趣、未来的职业规划、学校各个专业的录取分数情况,进行选择填报。
综上所述,考生若以“院校优先”的思路进行志愿填报,要把握好以上所述的三点原则。尽可能利用好自己的分数,选择出适合自己的大学。